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

列治文區志工黃佩莊到食物銀行服務,領悟「志工」與「義工」的差異



圖:黃佩莊(右一)平日積極參與食物銀行及老人院的服務。

◎黃佩莊/加拿大報導
◎黃雅蓉/攝影


每逢星期四我到食物銀行、星期六到Oak Tree老人院(毅慈康寧苑)服務,在食物銀行當志工已三年,老人院有一年多。近期也加入了訪視組,並處理了幾件個案。我想跟大家分享在列治文食物銀行工作的一些心得。

我在那裏工作已有三年,由每個月一次到兩次,到近半年的每星期一次,我很喜歡到那裏工作,因為它是一個前線的崗位,可以直接幫助到很多有需要的人。

食物銀行是一個由各大機構贊助和善心人士捐來的食品收集站,義工們把食品分類再分發給受助人。受助人可帶著自己的身份證明來登記就可領取到一星期的食物。大部份的受助人都是新移民、低收入家庭、菸酒或經濟出現困難……等等情形者,他們要放下身段及尊嚴來到這裏接受援助。

在食物銀行工作看到了很多人生百態,有正面的、有反面的教材。在那裏我曾看到受助人排隊來領取食物,有些義工會熱情地送上問候和傾談近日狀況,有些則會叉起雙手冷冷地說:「隨便挑選一樣。」如遇到一些動作緩慢或挑選時間過久的,會露出不耐煩的臉孔。有見過一些義工們竊竊私語地對受助人評頭論足、也有義工更不在乎受助人的需要,如不向他要東西,他是不會作任何動作的。

曾有這樣的一次經歷,記得那天有乳酪發放,每位受助人都很開心得到這份難得的食物。有一個不諳英語的西方人士,他不知道自己也可以領取,當他離開了那個發放單位,經友人提醒後再回來領取時,義工沒有給予包容及諒解,還自辯地說:「已經通知了你,是你自己放棄。」聽後,那位受助人非常尷尬不知是否可以拿取,最後他一臉無奈地放下離開。看到後,我感到不安便站出來想幫他爭取,但被那位義工阻止。

這時我才深深感受到為甚麼上人要我們做「志工」而不是「義工」了,因為是我們自己發願,立志從事社會服務工作,所以我們在「志工」工作上要懷著歡喜心去做,感恩、尊重、愛去對待感恩戶,沒有他們我們不知道見苦知福,亦都沒有福田可耕。

我視食物銀行為我修行的道場,遇到德行好的義工菩薩,我會多多地向他們學習;遇到德行不足的也可作為一面鏡子,警惕自己不要做出同樣的事情。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成為他們的榜樣,以身示教、引導及修正他們的行為。

文章來源:慈濟加拿大分會

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

祥獅、財神爺、功夫小子及慈濟列治文區志工為老人家們獻上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年




圖:全體志工向老人家們拜年。

◎吳淑靜(慈演) / 加拿大報導
◎梁治發 / 攝影


二月九日年初三,列治文區志工一行二十八人,相約提早半小時,來到每星期六下午服務的橡樹(Oak Tree)老人院,為新春祝福團拜活動做準備。

志工們一到,就像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,各司其職地忙碌起來。有的人協助佈置桌椅、有的人親切地招呼已迫不及待前來的老人家、主持人則忙著準備麥克風及音響……等,這一團和氣與默契,讓身為其中一份子的我,心中充滿感動及感恩。

我們這一群志工中,主要以講粵語的志工為主,其中有夫妻檔,也有兄弟姐妹檔。在以往因語言因素,大家比較難打成一片。而今,因老人院志工站的關係,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相互認識及學習。一年多時間相處下來,不可否認的,我們早已打破了語言障礙,而成了相當親近的法親。而原本已有血緣關係的志工,也彼此多了一層法親關係。曾聽上人說:父母、孩子、兄弟、姐妹等親屬關係只有一世的因緣,而法親的因緣卻是生生世世。我們豈能不好好珍惜並疼惜這難得的因緣?

今年為老人家們準備了很豐富且歡樂的節目。首先,是財神爺上場向老人家們拜年。財神爺是由已扮演多年的李鑑堯師兄擔當,他以熟練的動作拿著元寶到每位老人家面前,讓他們摸摸元寶沾沾喜氣。徐珍珍師姊也跟著獻上我們的祝福,送每位老人家裝有靜思語磁鐵卡片的紅包。

接著,是連志工們都非常期待的由列治文師兄們組成的舞獅隊上場。這兩隻獅子雖都已上百歲,但身手仍是十分矯健,絲亳看不出老態。在王達明師兄及吳淑莉師姊扮演的大頭佛引領下,隨著祥獅獻瑞音樂陸續進場。獅子活潑可愛的模樣,逗得老人家們笑不攏嘴。也不知師兄們是因為這是今年的最後一場演出,還是因為特別想讓老人家們開心,看得出來他們舞得尤其認真。

這場舞獅因院方要求,希望討個吉祥,而加入了採青的表演。雖從未嚐試過,但師兄們很勇敢的接受挑戰,大家只用目測採排了幾次即上場。本來我們還很擔憂,深怕萬一採青失敗,是否會讓老人家及院方失望。没想到,我們的獅子實在是太爭氣了。眼明嘴快(手快)地一下子就把採青的表演圓滿完成。當時,所有在場的人,無不拍手叫好,只差没叫安可而已。師兄們表演完後也直呼過隱,我們也相約明年的舞獅一定要加入這一段。

今年很感恩有一位李澤豐小朋友也加入了我們的表演行列,他為老人家們帶來了詩歌朗頌及功力拳的表演。他看似瘦弱的身材,打起拳來卻虎虎生風,聲音也是鏗鏘有力,讓所有的大人們頻頻給他喝彩。慈青孩子們當然也不甘示弱,搬出了壓箱寶。除了扯鈴外,還準備了好幾首的手語表演及帶動,全場洋溢著年輕歡樂的氣氛。

最後壓軸的就是所有的志工向大家拜年。我們先和老人家們合唱一些國語及粵語的過年應景歌曲,最可愛的莫過於白人老太太馬莉。她既看不懂也聽不懂中文,卻也能有模有樣的和大家一起看著詞,張著嘴,大聲唱,還配有表情呢。我很好奇地靠近一聽,原來她都模倣大家的口型,並抓著每一句的最後一個發音,真是太了不起了。這豈不是也印証了──愛是可以打破國界,連結每一個人的心。

唱完歌,每位志工手拿著盧永强師兄為我們準備的祝賀語,一人一句,表達出我們對老人家的祝福。此時,我恰巧注視到一位新到院裏的爺爺,他的眼中滿溢著淚水,相信他心中已接收到我們送給他的祝福。

每逢佳節倍思親,在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裡,志工們能與二十七位老人家一同歡渡佳節,是我們的福氣,也是自省的最佳時刻。


文章來源:慈濟加拿大分會

新發意志工在老人院將老菩薩當成家中長者般陪伴,歡喜付出



本以為老人院只是一個既輕鬆又簡單的義工站,參與之後發現,原來這份工作其中蘊含著許多特殊的意義及使命感。

◎楊宛霖 / 加拿大報導

◎黃雅蓉 / 攝影


2007年七月二十四日,慈濟的志工們已悄悄的駐進位於列治文的中僑老人院。

對於一個慈濟新鮮人的我而言,本以為老人院只是一個既輕鬆又簡單的義工站,所以當吳淑靜師姊向我提及此事時,我便欣然答應參與。從此也就駐進了我個人在溫哥華慈濟的第一份志工站。

雖然曾經參與慈濟活動前前後後約有十年的時間,因為我婆婆在台灣也是慈濟人,但因大部分都是跟隨著她一起去,而且以前也基於孩子還小,所以偶而才會參與慈濟活動,因此並未認知到,原來這份工作其中蘊含著許多特殊的意義及使命感。

中僑老人院是位於二號路上,近 Stevestone Hwy附近的地區。院內的環境令人深感清幽而柔和,它寧靜、高雅及舒適的氣氛,真讓人有置身於飯店般的感受。所以院內的老人家們大都顯得安詳和開朗。記得第一次和師姊們探訪老人院時,看到許多師兄、師姊們使出渾身解數,為的就是希望博得老人家們的開心。

尤其有些從別區來的志工,不遺餘力的加入活動的行列。有的拉小提琴、有的帶動唱,使得整個的活動氣氛達到最高潮。老人家們也都很捧場,看到他們樂意參與互動,更讓師兄、師姊們信心大增,這是我對老人院的第一印象。

固定來服務的志工人數已經穩定,張蔚珊師姊挑起大樑,將人員們安排就緒。雖然我們人數不多,但彼此不分你我共同努力。而且我發現個個都是菁英,就像張蔚珊師姊負責每次的活動內容、洪櫻櫻師姊是連絡老人院及全體志工們的中心站、鄧綉美師姊的文書處理及資料的校對、審核,使得整個流程井然有序、周茜莉師姊的巧手,可將每份小禮物,都包裝得精緻大方。

黃保英師姊的帶動唱使得老人家們感受良多,扣人心弦;陳蓮鳳師姊不但幫忙錄製了許多中、英文的歌曲,而且她的健身瑜珈操也得以讓老人家們活動筋骨。另外詹亞琴師姊的參與,正巧補足了專業攝影人才的不足,最後張香蘭師姊機動式的協助,更是雪中送炭。

記得上人曾開示:「只要肯用心去想,用心去修,用心去做,就沒有不能成功的事。」所以雖然在剛開始的幾次活動中,難免有些狀況,大家的默契不是配合得很好,但是經過多次的檢討再檢討,多位師姊們絞盡腦汁、費盡心思、一次次的反省,一再再的更新活動的內容,雖然不能說是完美無缺,但卻紮紮實實的是用「愛」所灌溉出來的成果。

在我服務中僑老人院志工的這段期間內,讓我深切的感受到,其實老人們要的真的不多,無非只是一句貼心的問候,或是一個溫暖的擁抱。有時看著老人家們在聆聽慈濟的「普天三無」歌曲中,偶而會察覺到他們真情的流露,令人感動,也令人鼻酸。有時有些老人家們在講述他們年輕時的事蹟時,滔滔不絕,辯才無礙。我相信當年在他們人生的舞台上,曾經燦爛,曾經輝煌,但如今一切都歸於平淡。

在此我要感謝他們讓我在無法在台對自己公婆、父母盡孝道時,能在此對他們獻上我微薄的心力。而且每當活動結束時,總是載著滿滿的愛意及快樂的心情回家。若是說我有幸能來老人院付出一份心,不如說我收穫的遠比我付出的得到的更多。

另外,我也要感謝吳淑靜師姊及林祖權師兄,由於他們的循序善導,並一次次的邀約,才能讓我有機會在溫哥華與各位師兄、師姊們共修福慧,同時也相信慈濟的道路將是一份永無休止符的志業。




文章來源:慈濟加拿大分會